过去一个月中,受欧盟将对产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正式启动反补贴调查的影响,中欧之间在电动车领域的不和谐竞争氛围一步步加重。受到这一氛围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自主车企,在中国投资的跨国车企也时刻关注事态进展。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在日前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奔驰强烈呼吁各方应该尽可能减少贸易壁垒。
康林松是在来华参加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2023年年会期间传递出以上观点的,他强调,“现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出现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可能带来的后果,因为这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奔驰整个业务模式的核心原则,就是拥抱开放市场、开放竞争、开放准入的原则”,康林松表示,当前局势不会影响奔驰在华战略执行,奔驰也不会停止在中国的投资。
作为德国三大豪华汽车品牌之一,奔驰的态度也代表了德国汽车企业对此事的总体态度。业界共识是,在德国汽车企业已经扎根中国的现实下,欧盟的做法无异于将德国车企在中国的利益置于潜在风险之中。
事实上,与欧盟的步步紧逼不同,德国车企在中国的投资正在进一步加快。面对中国快速变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奔驰也在走一条不同的路。
快步扩大合作维度
10月25日,欧盟正式确定对三家中国车企启动反补贴调查,此举引发中国汽车界又一轮声讨,也让在华跨国车企尤其是德系品牌如坐针毡。而且,此项调查并非只针对中国自主车企,宝马此前已经被要求提供它从中国生产设施制造并出口的iX3运动型多功能车的信息。奔驰同样面临此风险,因为奔驰与吉利集团合作的smart 品牌,其纯电车型也是中国制造出口欧洲的。
因此,欧盟对中国产电动车竖起的贸易壁垒,已成为众多车企不得不考虑的未来投资风险之一。但事实是,与其他在华规模不断缩小的欧洲品牌不同,已将自身视为中国本土企业的德系品牌无法错失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巨大潜力。即使因坚持可持续性前提而在新能源战略上并不激进的奔驰,今年在华布局的动作也明显加快,尤其在近期,不断表达坚定在华扩大投资的态度,客观上传递出以期平缓中欧汽车贸易紧张氛围的努力。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的相关调查,并不会影响奔驰未来在中国本土化战略的开展。“康林松称,奔驰本土化战略的核心之一是不断扩大在华业务,所以即使相关局势有着不确定性,从根本上,不会影响奔驰在中国不断投入的战略。2022年,奔驰在全球范围内交付了204万辆汽车,其中在中国销售75.17万辆,占比超过1/3。
康松林坦言,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结构性挑战,但对于中国经济,他认为仍具有向上势能。“奔驰会全面看待未来几个季度的整体发展走势,目前没有看到让人过于忧虑的情况。”
同其他德国车企一样,奔驰正在中国进入新一轮关键的投资期。除了努力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在前瞻技术上也在物色投入方向。康林松介绍说,奔驰对中国潜力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数字经济、高科技、新能源等领域。
据康松林介绍,奔驰最新的一笔在华投资刚在上海落地。10月17日,奔驰与上海金桥管理局和金桥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在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同时宣布奔驰(上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全新上海研发中心办公大楼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正式启用。
此外,10月19日,在第十一届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对话上,奔驰发布了《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蓝皮书2022-2023》,并与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低碳铝在生产中的应用。据悉,在汽车供应链上,钢铁和铝材是汽车生产排放大头,北京奔驰已在去年与宝钢合作,探索将低碳钢产品整合到整车制造过程中。
在电动车的使用层面,奔驰也在前不久宣布,目前,充电功率达到480kW的奔驰超级充电站已在华启动建设,首批站点在10月中旬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