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还记得在《楚门的世界》结尾,楚门发现「世界的尽头」只是一面幕布墙么?
最近我也遇到一种类似的「视觉欺瞒感」。在观看 Disney+ 原创剧《曼达洛人》时,我不时感叹故事场景恢弘大气,充满异域魅力。
然而,今天才知道,剧中一半的场景都不是实景,也不是后期特效,而只是一块屏幕?
有了这套系统,演员和导演都不用对着绿幕想象了
在看科幻电影幕后花絮时,我们常看到有不少场景都是只是背后一片绿幕。
对于在场的演员而言,绿幕显然比真实场景更「出戏」。
对于导演和摄影师来说情况会好点,因为他们能从屏幕实时看到大概的特效效果,判断构图,但和实景拍摄的「所见即所得」还是有差。再者,有时由于特效渲染限制,摄像头能拍摄活动的角度会被限制。
StageCraft 突破了绿幕的这些限制。
为拍摄《曼达洛人》,工业光魔和剧集制片人乔恩费儒合作研发出 StageCraft 系统。有了这个系统,创作人可在前期在 VR 中对场景进行设计,而在拍摄期间,照片般真实的虚拟景观则会在一个270° 的环形 LED 屏幕上显示,并接受镜头直接拍摄,成为「最终成片」。
▲费儒在拍摄真人版《狮子王》的时候就曾用 VR 做场景设计,图自 《连线》
这样一来,被屏幕包裹的演员在演绎时能更「沉浸」,而拍摄者也能更直接地进行构图,做到「所见即所得」。
▲ 看出后面的天空其实是屏幕吗?
具体来说,这块被称为「Volume」的大屏幕高为20英尺(约6米),长为180英尺(约54米),由1326个独立 LED 屏幕组成。
▲ 环形的 Volume,天花板也是一块 LED 屏幕,主要用来补光
其实,这不是工业光魔第一次用 LED 屏幕协助拍摄。
如果用绿幕拍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虽然背景能后期渲染,但现场灯光处理比较棘手。此前,在拍摄《侠盗一号》时,工业光魔就曾用 LED 屏幕作为互动光源,模拟需渲染背景会产生的灯光,但当时屏幕上的内容则质量还没足以成为直接背景。
现在 Volume 同样可提供实时模拟光源,与此同时,团队还加装了一块天花板 LED 屏幕,专门补充光源。
▲ 更直观的拍摄过程
除此以外,Volume 上显示的内容由 Epic Games 的虚幻引擎支持,会根据摄像机移动的情况来改变对应的景深和光效,让拍摄者能在当下自由尝试构图。
▲ 实时改变的屏幕内容
这对于一部主角是无时不刻不穿着闪亮亮盔甲的电视剧来说特别重要。盔甲上每一寸光线,每一片倒影,都可能成为「穿帮」痕迹。
▲ 全剧99.9% 时间都不脱闪亮头盔的主角
为了打造能够「假以乱真」的影像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团队会先到实景拍摄数千张照片作为素材,结合渲染搭建出逼真的效果,再用高清影像呈现。
也正因为图像要求之高,又需要实时改变,系统暂未支持让270° 屏幕处处都显示高清影像,因此只有比镜头视野稍微更宽一点的领域才会以高清影像显示,满足「入镜」需求。
▲ 镜头可能用到之处才会显示高清画面
与此同时,道具组通常都会在 Volume 里搭建部分实景道具,满足近镜需求,同时也能隐藏屏幕底部边界。
▲ 现场搭建的实景通常可帮助遮掩屏幕边界
减少实景拍摄,压下时间和经费
工业光魔视觉效果主管 Richard Bluff 对《连线》说,其实乔治·卢卡斯很早就想拍一部「星球大战」电视剧。奈何一般电视剧的经费并无法满足到不同地方拍摄异域外景的需求:
那时候,他(卢卡斯)感觉自己在小屏幕上讲故事会受限,因为他无法涵盖大量不同地方和世界。但观众根本没法接受没有它们(丰富世界)的「星球大战」。
虽然《曼达洛人》制作成本已经巨高(每集成本超过1200万美元,八集下来已经上亿),但 StageCraft 也的确帮助剧组压缩了部分外景的拍摄时间和经费。
Volume 让我们在同一屋檐下拍摄许多不同环境场景。我们可能上午还在拍 Nevarro 的熔岩,下午就拍起 Tatooine 的沙漠。
Bluff 解释道,一般来说,他们可能一天会换两次场景。更重要的是,屏幕上显示的场景是可控的,这也意味着,那些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很短时间的「完美时刻」,被重构后可随时调用:
我们可以将原本日落前那两分钟「冻结」起来,将这完美状态沿用10小时。
负责《曼达洛人》部分摄影的 Barry Idoine 说。
虽然 StageCraft 仍存在部分限制,譬如无法用于近拍、部分灯光效果不够逼真等,但它是过往拍摄特效技术的一个新集成,并将电影拍摄带回到一个更自然和直观的环境,且将面向更广泛的业内创作者开放。第二季的《曼达洛人》也将继续采用这套系统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