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它体积微小,貌不惊人,却集高精尖技术于一体。它作用非凡,应用广泛,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基石。它事关国计民生与信息安全,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芯片就是一种集成电路,它是通过微细加工技术,把半导体器件聚集在硅晶圆表面上而获得的一种电子产品。
芯片的奥秘之处,在于它可将多达几亿个微小的晶体管连在一起,以类似用底片洗照片的方式翻印到硅片上,从而制造出体积微小、功能强大的“集成电路”。
芯片上的晶体管有多小呢?一根头发丝直径长度能并排放下1000个,且相互之间能协同工作、完成指定的任务。
制造出来的芯片虽然只有指甲般大小,能耐却大得惊人。它具有信息采集、处理、存储、控制、导航、通信、显示等诸多功能,是一切电子设备最核心的元器件。
在当今信息社会,芯片无处不在,生活中凡是带“电”的产品,几乎都嵌有芯片。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手机,里面的芯片就多达30个。如果没有芯片,世界上所有与电相关的设备几乎无法工作。
芯片不仅事关国计民生,而且涉及信息安全。一些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将其视为一种贸易或战争的“武器”,轻则通过禁运、限售等措施,制约相关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重则通过接入互联网芯片的“后门”,进行情报收集或实施网络攻击。如前几年发生的“棱镜门”事件、某大国通过互联网攻击伊朗的核电站等,都与芯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芯片不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更是信息处理与安全的基石。
韩国作为一个人口只有五千多万的小小国家,芯片技术为什么就那么厉害呢?说到我韩国,他们的现代科技可是很了不起了的,虽然是一个小国家,占地面积不大,创新科技方面可是不容小觑的。比如在芯片技术上,很多人想知道,韩国的芯片技术在世界上是什么水平呢?
半导体芯片的发展历史会发现韩国能把芯片做起来根本原因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转移,半导体技术发源于美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先是转移到了日本,日本凭借工业级PC DRAM技术反超美国;到了八九十年代韩国和台湾借PC发展的东风和廉价代工成本发展起了半导体产业,也因此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根据半导体历史发展的规律现在轮到中国了,中国也在积极反正芯片半导体产业,然而欧美想阻挠。
韩国最大的芯片半导体厂商就是三星了,三星电子很早就成立了,1983年三星就开发出了64位芯片,但是技术远远落后于日本跟别说美国了。但是随着PC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对于存储等芯片的需求日益加大,韩国和台湾的芯片半导体产业开始崛起。与此同时台积电成立了,将芯片的设计与生产分开,从此拉开了晶圆代工时代的序幕,垂直分工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形成设计→制造→封测三大环节。三星这时候也效仿着台积电成立了芯片代工部门,但是一直发展的不够好,直到从台积电挖来了梁梦松
三星之所以超过了日本是因为日本的崛起被美国遏制了,日本半导体企业遭受美国发起的反倾销诉讼,再之后日本在经济泡沫破灭后一路向下,三星DRAM行业从此崛起并借着PC产业的东风发展壮大。
不得不说,三星真的是一家非常能忍的企业。
早先,三星管理团队对于进军芯片领域一直举棋不定。一是因为芯片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难度大,需要很多精密设备和核心材料。二是还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这些条件都是当时的三星根本不具备的。
但李秉哲和儿子李健熙坚信,三星不能只是买芯片,必须有自己的芯片。
所以1973年,石油危机重创西方经济体后的一年,李氏父子不顾三星管理层的劝告,自掏腰包入股了当时已经濒临破产的美国Hankook半导体公司。1977年,业务实现整合,成为三星半导体。这些举动在当时几乎没有其他人看好。
而后来的64K DRAM攻坚战,也是一项注定失败的战斗——美国和日本早在4年前就已经完成了64K DRAM。三星当时的成本是日本的四到五倍,即便卖出去产品,每卖一片芯片不光不赚钱,还要倒贴至少1美元。最终,即使有韩国政府的尽力补贴,64K DRAM芯片还是给三星带来了1400亿韩元的亏损。
整个1980年代,三星一直只是一个追赶者、陪跑者,电子财报几乎年年报亏,股权资本全部亏空。
想象一下,一家公司十几年来连年重大亏损,却还在投入更加多的人力、财力。按照常理,我们是不是该认为这家公司是疯了?
当然,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明知道没有经济效益,却偏偏要做。因为明白,越是尖端技术越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积累来实现迭代升级的。这一点真的是现在许多只想着割韭菜、挣快钱的公司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