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之日在即,众多学子也在抓紧时间最后冲刺。之所以考研人数逐年激增,是因为时至今日,读研究生已经几乎是众多大学本科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而广为人知的升学方式无外乎保研或是考研。
众所周知,保研虽然相比于考研略去了统考的笔试环节,使得外人看上去稍显容易。不过各个专业的保研名额都是有所限制,需要三年优异的综合学分绩以及在各项竞赛中斩获奖项才能在保研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湖南大学全班保研名校,个个有颜还有才,学校表示完全没有内幕
保研名额通常也与学校和专业排名有关,学校越好,专业越好,所分配的保研名额也会相应增加。而根据数据统计,北京大学的保研率一直居高不下,位于院校保研率榜首,约为60%左右。但是最近湖南大学却曝出全班保研的消息,虽然湖南大学也贵为985高校,在华中地区享有不俗的声誉,但这样的数据还是令人惊诧。
再加上湖南大学之前抄袭事件频出,不少网友也因此对该保研事件心存质疑,虽然学校最后拿出事实证明了保研名额是按照流程确定的,并且也核实了每名学生都是符合保研条件的,完全没有内幕。
但也忍不住让人思考,为何湖南大学要将该专业能够保研的人全部集中到一个班上,是为了像各大重点高中中的火箭班一样营造噱头给学校造势还是纯粹想将优秀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也不得而知。
目前大多数国内高校更多的是将同专业的学生随机分班,像湖南大学这样筛选建班的也是少数情况。在探索的过程中,当然也存在质疑,比如高校中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以及新型教育体系的建立。同样,选拔的方式也需要能够服众,做到客观上的公平公正。
不过从结果来看,类似于湖南大学这样的探索的确是具有其独特意义的,教育模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而应该是推陈出新的。对于工科类专业,想要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是需要在基础教育过后加以筛选,即在大学教育中也要引入竞争的环节用来辨别学生的学习天赋和学习能力,而不应该单纯制定培养方案,却不能给予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
诚然大学所提供的自由度使得学生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但失去激励和鞭策的大学校园也有可能成为大学生堕落的深渊。
高校保研“黑幕”也确实存在,人情关系也有影响
从另一方面看,各大高校都存在保研名额竞争激烈的情况,而为了争夺名额,很多高校学子可以说什么能都做出来,明争暗斗互相举报。湖南大学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将专业分流,将有深造意向的同学提前集中到同一班级,减少同班之间的竞争压力。
同时在分流以后同班同学目标统一,可以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样无疑可以减少内耗,让他们更能专注于学术研究之中。
并且湖南大学对于该班的培养方式并不是只局限于本科的教学中,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提早让他们和研究生生活接轨。成功保研的他们,可以用大四剩余的时间跟随导师参与到项目中或者是提前学习研究生课程。
作为未知全貌的旁观者,我们有保持质疑的权利,但在知道真相后,我们更愿意去期盼湖南大学在高端人才培养上所作的探索与尝试能够取得成效,健全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其应该贡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