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父母,应该就是他进入幼儿园吧。入园之前,孩子所有的生活起居都是由父母照顾,但是入园后,就需要适应和融入集体生活。所以家长的担心也有道理,毕竟父母无法全程跟在孩子身后,肯定会有很多意外的事情发生。此刻,孩子需要点亮自己的所有技能,才能适应脱离父母的日子。
因此在入园前的日子里,家长要有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尤其是让他们学会独立,这样在幼儿园才能照顾好自己。除此外,还需要掌握基本的社交能力,毕竟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孩子需要在这个相对陌生的环境里生活三年,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共同生活。
现在的幼儿园基本上都是标配,所以每个班的小朋友会比较多,老师的精力有限,因此无法照顾到每个小朋友。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让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这样她就能在幼儿园生活的更好。
1、独立吃饭
从孩子可以动手抓握勺子开始,家长就要允许他们独自动手吃饭。或许这个过程有些脏乱,但是结果却是美好的,之后孩子可以独自完成吃饭的过程,不需要家长喂。即便他们吃的满地都是,也没有关系,家长只需要做好后期的清扫。只要孩子可以学会独立吃饭,那么在幼儿园肯定不会饿着。
2、独立如厕
戒掉尿不湿之后,就要教孩子学会独立上厕所,勇敢的表达自己的如厕需求。很多小朋友不会自己上厕所,到了学校也不敢告诉老师,经常会憋着或者尿裤子。入园前就要有意锻炼,让孩子知道上厕所是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上厕所的需求。
3、作息规律
幼儿园有自己规律作息时间表,尤其是中午午休的习惯。在家里孩子比较自由,可以睡到日晒三竿,中午也可以不用午休,什么时候玩累了再睡。但是在幼儿园不行,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这一点必须明确告诉孩子知道。家长要针对性的调整孩子的生活习惯,入园前两个月就要按照幼儿园的时间看齐。
既然是集体生活,那么就避免不了要跟小朋友接触。在这个小型社会中,孩子会接触很多不同性格的小朋友,那么如何社交呢?家长要提前告诉孩子一些关于社交的小技巧,让他更够快速的融入幼儿园,跟其他孩子成为好朋友。
1、平等对待每个人
从小要教育孩子“众生平等”的道理,集体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教育和出生差距很大。要教会孩子一视同仁,跟小朋友相处不要攀比,更不要带有色眼镜,孩子的世界都应该是单纯善良的。学会尊重和爱护每个小朋友,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同等的尊重。从小讲礼貌,并且懂得体谅别人的孩子,他们的社交圈子会更广阔。
2、学会沟通和表达
孩子玩耍中免不了会遇到摩擦,家长要教会他们如何沟通,这样可以减少矛盾。很多家长反应孩子喜欢动手打人,那是因为遇到问题时,孩子不懂得如何处理,所以才会下意识的上手去打人,这也是他们处理事情的一种方式。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小朋友间说开了,其实很多事情就过去了。
3、学会分享和礼让
很多小朋友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享受了家人所有的宠爱,从来都不懂得谦让和分享,总觉得所有的东西都应该紧着他们。但是幼儿园毕竟不是家里,所有的小朋友都应该平均去享受玩具。在家里时要让孩子养成分享的习惯,这样在幼儿园时就不会因为玩具跟同学发生摩擦。同时还要保持礼让的态度,有的时候“吃亏是福”,对孩子来说谦让他人,就是一种学习和进步。
4、教会孩子遵守规则
幼儿园是个小集体,自然也会有它的规则和适应方法。从小要强调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尤其是在幼儿园里玩游戏时,最好不要出现耍赖的行为,要不然会没有朋友的。而且在幼儿园遵守规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虽然限制了他们的某些行为,但是也更有安全感。
想要轻松的度过幼儿园时光,家长务必要把这些生活必备的技能,以及跟小朋友相处的方法告知孩子。今日学会的这些技能,来日都能成为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