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足球场地问题一直是广大足球爱好者关注的热点。为加大社会化足球场地供给,满足基层群众参与足球活动对场地的要求。近两年,各地纷纷利用闲置场地建设足球场地。市政协委员邵楠调研后发现,目前,非职业化足球场地主要有三个来源,分别是体育局系统、教委系统和社会资本,但也存在着场地建设投入不足、后期运营管理人员不到位等问题。
相比于小区健身体育设施投入,足球场地建设周期长、见效慢、投入大。邵楠发现,体育局系统用于基层群众体育设施资金不足,可用于足球场建设的空地资源信息掌握不够。与此同时,教委系统的各中小学、大学拥有大量设施齐全的足球场地,出于校区管理、安全、维护投入等方面考虑,部分场地对社会群众开放不足,也无专人运营,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邵楠建议,统筹所有现有场地,建立信息化平台,针对不同客户群体需求,提高场地综合利用率,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定期发布可利用建设足球场的空闲场地,向社会招标建设,从场地来源解决供给问题。与此同时,在非教学期间,教委系统各学校可全面开放校园足球场,在该时间段内球场运营对社会化专业团队招标,厘清利益与责任。
对此,市体育局在提案答复中表示,“十三五”期间,本市16个区共建成社会足球场地364块,超额完成建设任务,累计社会足球场地达到669块。但足球场地设施总量不足、需求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下一步,将建立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社区体育设施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等,不断完善体育场地网络预订功能。
此外,市体育局还表示,将梳理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空间资源和可复合利用设施资源,制定可利用公共空间目录清单,计划以区为单位向社会公布,供社会资本参与招标建设。同时,积极与市教委协商,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探索对学校体育场地空闲时段进行托管,社会、学校、政府等多方参与,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利用率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