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体育 > 足球新闻 >

科技真的毁了世界杯?

条评论

科技真的毁了世界杯?

 

阿根廷输给沙特的惊天冷门让世界震惊,而上半场「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SAOT)」的7次出场、吹掉阿根廷3个进球的表现,以及频繁送出的点球判罚,也让人惊讶。在科技感越来越足的卡塔尔世界杯,有不少人对SAOT和VAR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们表示,越来越高的科技可能会「毁掉」世界杯,毁掉足球这项运动。

 

但事实上,当我们把时间轴拉长到漫长的百年维度,科技与狠活,其实一直在积极的维度上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杯。

 

文 / 莫空

 

世界杯揭幕战开赛仅仅三分钟,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上首次启用的「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SAOT)」,就第一次向全世界球迷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吹掉了厄瓜多尔的第一粒进球。

 

这套系统系统主要由特制摄像机、球内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系统三部分组成。世界杯期间,每座球场顶部将设置12台特制摄像机,对场上的足球和每名球员进行追踪,以每秒50次的频率发送数据,能够精准确定每名球员的位置。

 

配套的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Al Rihla」,将内置传感器以每秒500次的频率发送数据,用于更准确地判断传球点。特制摄像机和球内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信息将由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分析,只需几秒钟就能对越位情况做出判断,用于辅助主裁判和视频助理裁判(VAR)更快、更准确地做出越位判罚。

 

第三个比赛日上,这套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SAOT)系统再一次成为了比赛的主角——阿根廷对阵沙特阿拉伯的比赛中,这套系统在上半场7次出镜,3次将阿根廷队的破门宣布无效。

 

诚然,这套系统的精准程度,有效的帮助裁判更好把握了吹罚比赛的尺度,但是也得球迷们得纷纷吐槽:「世界杯上的科技运用越来越先进,辅助判罚越来越精准,但是总共感觉让比赛失去了一些乐趣。」

 

世界杯举办至今已经走过了92个年头,从某些角度来说,世界杯的历史就是人类发展史的缩影。在过去这近百年历史中,人类在科技领域有了十足的进步,很多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科技的发展贯穿了体育比赛,贯穿了世界杯发展的始终,今天我们就从科技史的角度来看看世界杯的那些事。

 

 

世界杯的「原始人」时代

 

1930年,由于世界杯落户在遥远的乌拉圭,加上当时像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苏联等很多欧洲体育传统强国都没有参加这届远在南美的世界杯,所以欧洲自工业革命之后、一战之后的很多先进技术都没有带到南美洲。

 

直到1934年在意大利举办的世界杯,全世界共有249家报社第一次派出记者来报道比赛,而在此之前很多人了解足球比赛的比分,都是通过口耳相传,就像影视剧中《The English Game》中演绎的一样,也算是早年的一个直播比赛雏形了。

 

《The English Game》剧照

 

因此,通过报纸看比分,就是当时大众从媒体报道获取比分的主流渠道,我们所熟知的利物浦回声报、曼彻斯特晚报、米兰体育报、世界体育报等都承担过这个功能。

 

直到1920年,位于匹兹堡的西屋电气制造公司进行了第一次商业广播——直播当时美国的总统选举,从那之后收音机作为新鲜事物,成为人们了解世界,了解体育比赛的新宠儿。

 

而到了1934年,德意两个国家为了凸显自己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把收音机逐渐开始大众化普及化。在那一届世界杯上,所有来意大利报道世界杯的媒体,也通过无线电发声,把赛事播报传遍欧洲大街小巷。

 

同样在前电视转播年代,在世界杯赛场上最有科技含量的,还有球场灯光和记分牌。

 

照明灯很早就出现在了足球赛场上,世界上第一场有照明灯出现的比赛可以追溯到1878年谢菲尔德体育场的一场比赛,但是那时候照明灯只能靠发电机供电,而且照明范围无法覆盖球场的每一个角落,只能达成类似现在小区路灯下比赛的效果。

 

到1929年普罗维登斯的球场首次使用泛光灯之后,这种覆盖球场范围更大的照明光源才逐渐应用到各类足球比赛中,也是因为如此,足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也逐渐变成深色,就是为了能够适应在强光照射下也能看清楚。

 

虽然早年的世界杯比赛都尽量安排在了白天,但随着比赛面向全世界转播的需要,时间安排的不同,球场上的泛光灯也逐渐起到了作用。到了1950年巴西世界杯时,绝大多数球场已经装上了泛光灯。

 

记分牌也是电气革命带来的产物,在近现代足球启蒙时,大多数球场记分牌要么通过黑板手写、要么通过纸质卡片和白板,依靠记分员爬上爬下去手动修改比分。通电时代的到来,让体育记分牌得意升级换代,告别原始时代。

 

1908年,芝加哥发明家George A. Baird在棒球上首次运用了电子记分牌,之后在赛场上,新的电子记分牌可以让记分员远程更新。在接下来的20年里,记分牌上开始陆续出现球员姓名、号码、阵容等等更多的信息。同时屏幕大小的不断升级,也让商家们也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公司和赞助商的广告词也逐渐出现在了大屏幕上,1934年这样的电子记分牌也第一次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

 

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国休斯顿太空巨蛋场馆就有一个474英尺宽的记分牌,这是当时体育界最大的记分牌,它里面包含了5万盏照明灯

 

 

当世界杯遇上电视

 

1954年的瑞士,二战后的第二届世界杯,成为了人类第一次通过电视来观看世界杯足球赛的转播,可以算得上是世界杯史的里程碑,从这届世界杯开始,全世界更多的人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最顶级足球赛事转播。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英国足总杯就开始尝试通过电视转播的方式,让走入到英国球迷的家庭中。虽然大不列颠是老牌工业强国,但那时候电视对于大多数英国人还是奢侈品。不过随着时间来到1950年代后,电视的普及让电视转播足球比赛在英国成为家常便饭。

 

1953年,BBC为足总杯决赛的转播权,向英足总支付了1000英镑。这笔钱在现在看来如同毛毛雨,但在当时就是天价转播费

 

久而久之,电视转播足球比赛的盛行,也被带到了世界杯赛场上。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电视转播还只是录播,没有实况直播。虽然录播和直播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天壤之别,但在当时信息流通不足的年代,差别并不是很大。

 

说起来在电视转播足球比赛刚刚兴起的时候,英国不少保守人士是反对的。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足球毕竟是要去现场才能看得,看电视体会不到现场沉浸感;另一方面,还有人认为电视转播会让球场流失大量现场观众,对收入是不小的冲击。

 

的确,世界杯比赛的现场收入,在之后某几届有所下滑,但那并不都是电视转播的锅,而是跟举办地当时的社会环境、待客能力以及比赛本身精彩程度都有关系。

 

而且我们也得知道其实现场看球和在屏幕前看球,辐射的是不同的消费群体。实况转播从各种意义上说,都是把足球推向大众,推向主流的利器。

 

乔治-阿利森,史上首位电视足球解说

 

以1950年的足总杯为例,因为电视转播的原因,观众人数暴增100万,当年BBC仅支付给英足总260英镑,而三年后就支付了1000多英镑,可以说是呈指数级增长,那个时期的足球大发展,跟足球转播入户到家,有密切关系。

 

有英足总的珠玉在前,国际足联在世界杯也有样学样,尽管1954年世界杯是实况转播并非全球同步直播,那届决赛西德的伯尔尼奇迹,还是把电视转播收视率推向高潮——有将近9000万人通过400万台电视观看了世界杯比赛,甚至带动了电视机在全球的销量,电视足球的时代由此开始。

 

从转播到直播,世界杯只用了4年时间,4年后的1958年瑞典世界杯第一次实现了实况直播,这使得不少球迷通过电视机,第一时间看到了方丹、雅辛、加林查、贝利等球星的表演。

 

而在1962年世界杯上,刚刚起步的转播技术又向前迈进一步:德国当时就派了转播车来到智利进行报道,车中包括完整的广播和电视技术设备,在还没有卫星现场直播技术的年代,这个转播车实际意义上就成了早期媒体中心的雏形。

 

随后的几年间,随着人类对航天航空技术的探索,各国的人造卫星相继升空,让卫星信号转播比赛逐渐变成了可能。很快,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就第一次开启了全球通信卫星直播,而且那届世界杯上彩色直播和慢镜回放同样第一次被应用在转播技术当中。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电视转播片头

 

电视传媒的兴起和流行,也给商业信息提供了更好的传播载体,世界杯的商业化因此逐渐成为了产业,比如televisa集团以当时天价购买了世界杯转播权便是对于世界杯商业价值最好的证明。

 

据统计,1970年世界杯决赛共在全球52个国家进行了直播,吸引了超过6亿电视观众,仅在意大利就有三千万。

 

那届世界杯的用球「电视之星」就是象征着世界杯拥抱电视

 

到了1974年,世界杯电视转播从一个机位,发展到六个机位,转播收入也来到了1800万马克,比1970年世界杯有了成倍的增长,而国际足联主席巴西人阿维兰热的经商头脑把麦当劳、可口可乐、阿迪达斯等品牌广告植入在电视转播中,又一次让国际足联依靠世界杯赚得盆满钵满。

 

而在之后的1978年,世界杯转播权已经卖到了1500万瑞士法郎,611名媒体记者开始在专门有技术支撑的媒体中心开始了转播工作,世界杯决赛也终于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有转播,前BBC负责人哈特表示:「新技术帮我们将比赛呈现出它们从未有过的样子。」

 

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中央电视台首次转播世界杯比赛。同年,高考地理试卷的最后一题:「北京什么时候夏至,布宜诺斯艾利斯什么季节,阿根廷的首都?」

 

确实,新鲜的转播技术、科学技术可以让人们看到体育和足球此前从未见到的样子,随着电视机技术进步,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越来越清晰,从黑白到彩色,从CRT到液晶屏,从有线电视再到高清机顶盒。

 

时间进入到21世纪,看足球比赛转播已经成为了视觉盛宴。2006年,BBC率先在英国本土和北美大陆实现了16:9高清转播,4年后的南非,世界杯真正进入到了全球高清的时代。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智能手机的开始普及,球迷已经可以开始在移动端看比赛直播,新世纪之后的世界杯从图文直播到移动端直播,都体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

 

2010年南非世界杯,一场比赛就用了29台摄像机,这其中包括高清摄像机和飞猫的航拍技术,以用来捕捉慢镜头并展现比赛的宏大场面。8年后的俄罗斯世界杯,则进化为33台摄像机,其中8台超慢镜头,4台极慢镜头,争取不放过一丝一毫。

 

也是在俄罗斯世界杯上,首次采用了4K转播技术和VR转播,包括英国的BBC、美国的FOX这些赛事转播先驱,都率先吃到红利,世界杯上的高科技一直走在前列。

 

电视转播技术可以说是世界杯上含金量最高,发展最快的科技,它的发展也催生了世界杯其他方面的科技进步,比如裁判管理方面的进步。

 

 

足球场上的科技辅助

 

早在1962年世界杯,场边的官员举一个纸牌写上换人的号码已经是世界杯判罚历史上的重大突破,之后随着led屏的普及,场边逐渐有了第四官员拿着led屏幕来主管换人和沟通事宜。

 

而另外两个改变则是世界杯历史上裁判判罚的重大改变,也就是门线技术和VAR诞生。1996年传呼机开始被运用于裁判工作里,对于场上的及时沟通起了很大的作用。之后上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国际足联一直有人在推进像鹰眼这样的门线技术,从网球运动,运用到足球比赛中。

 

起初国际足联不少保守派一直反对引进这项技术,甚至就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召开前夕,在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会议上,门线技术的推广还是被否决。但由于南非世界杯期间出现的了那次划时代意义的误判,使得国际足联不得不认真重新开始讨论是否使用门线技术,并最终实行之。

 

VAR技术的引进也是如此,VAR就是视频助理裁判,借助遍布球场镜头和机位,来对主裁的判罚起到监督纠正的作用。

 

本届世界杯上首次启用的「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SAOT)」

 

虽然世界杯赛场上从1994年起是有录像回放系统,但判罚的滞后性,让人们逐渐有了很多不满。

 

在北美大陆NFL1999年引进裁判回放系统,以及NBA在2003年正式引进回放系统后,足球世界对裁判回放系统的升级改进,呼声越来越高。

 

2016年12月15日世俱杯半决赛上,鹿岛鹿角3:0战胜国民竞技的比赛中,裁判依据VAR判罚了点球,这也是第一次在国际足联认定的比赛中利用VAR系统。

 

到了2018年世界杯前夕,国际足联终于通过投票决议,决定将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采用视频助理裁判技术。

 

2018年世界杯小组赛法国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当值主裁判库尼亚在视频助理裁判的提醒下改判点球,也是VAR技术第一次在世界杯赛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样那一年随着实时传输和无线对讲普遍应用到各大联赛中,裁判员执法一场比赛耳麦和手腕传感器等装备,也成了常规技术设备。

 

尽管VAR、鹰眼、3D成像的越位SAOT技术等这样的辅助工具现在经常被人所诟病,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辅助工具它起到的作用还是大过它所带来的问题。

 

最后我们再来讲一讲技术发展是如何保证球员健康的,从1954年世界杯阿迪达斯为德国球员开发出活钉鞋,也就是可以换钉的球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无时不刻从更多维度保证球员健康,也将球员的数据更加精细化。

 

在活钉鞋发明之后的半个世纪,2011年阿迪达斯发布了支持miCoach功能的adizero F50足球鞋。它在鞋底设计了特制凹槽,用于放置miCoach速度传感器,miCoach速度传感器可以捕捉到球员360°的动作,记录球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关键指标运动数据,帮助球员和教练精准分析场上表现。而这款球鞋也是为2014年世界杯所准备,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分析场上数据、跑动热图逐渐成了足球世界中的常态。

 

同样能提供类似功能的还有我们现在经常所看到的球员穿的黑色GPS小背心、可能将在未来出现的Humanox的智能护腿板都将为场上球员的健康保驾护航。像2014年世界杯广告中所出现的科幻足球,未来到底会不会在这颗星球上上演,也不是不能让人大胆设想一番。

 

科技在进步,流行趋势在发展,而足球作为一项古老却活力无限的全球性运动,永远不会甘于落后。而世界杯,毫无疑问就是足球与当下高科技、时尚潮流结合最好的舞台和秀场。从黑白电视上看到的模糊身影,再到互联网元宇宙大时代的身临其境,科技的进步也许让足球这项运动总是充满话题和争议,但也会让足球永远不落后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