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体育 > 足球新闻 >

卡塔尔世界杯,这个中国人火了:他一开口,就是满分作文

条评论

卡塔尔世界杯,这个中国人火了:他一开口,就是满分作文

“也许我们没有最好的球队,但是我们有最好的解说员。”

在世界杯期间看到这句话,令无数中国球迷瞬间破防。

中国足球的现状是众所周知的,似乎没有人指望国足能创造什么奇迹。别说在世界杯夺冠了,能出现在赛场上都是莫大的奢望。

我们的足球,说来令人伤心。

然而,我们却拥有一位最优秀的解说员。他可以用最优美的词汇,描述绿茵场上的竞技风云;他可以用最诗意的比喻,笑谈各大战队的输赢胜败。

哪怕是最落寞的战局,在他口中,也能让人感受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岁月感。

他说的不仅是解说词,还是他献给足球运动的一首首赞美诗。

这位最优秀的中国解说员,被称为“足球诗人”。他就是贺炜。

01

一位优秀的解说员,可以赋予竞技运动不一样的意义。

“谁说这个世界是冰冷而残酷的,像乌拉圭人一样,只要你胸怀坚定的信仰,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高昂的斗志,这个世界说不定就会,揭开他冰冷的面纱,向你露出微笑。”

这是贺炜在12年前献给乌拉圭队的赞美。

2010年的世界杯,乌拉圭对战加纳。

战局已经进入最关键的时刻,加纳队就差“临门一脚”。只要一粒点球能够顺利点入,加纳就会赢得这场比赛的胜利!

赛场上的球迷已经屏住了呼吸,加纳的球员们也自信满满,看上去已经占据上风。此时,乌拉圭著名足球运动员苏亚雷斯已经被红牌罚下。

这次如果赢了,对加纳来说是历史性的突破。他们将会打入世界杯四强,创造加纳足球史上的崭新奇迹!

乌拉圭人似乎要败了,成为加纳球员荣耀光环背后的“败寇”。乌拉圭球员神色凝重,他们并没有放弃。

上天眷顾了乌拉圭人:加纳队点球失败,点球打在了横梁上!

乌拉圭没有放弃苏亚雷斯用红牌给他们争得的机会,以及加纳球员失误带来的良机。他们奋力搏杀,斗志高昂。

经过激烈的点球大赛,乌拉圭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贺炜用最诗意的解读,为乌拉圭人的胜利加冕。

这个世界固然是残酷的,但是只要像乌拉圭人一样坚持,终究可以摘下世界的冰冷面纱,看到最美的微笑。

对于胜利者,他送去赞美诗;对于失败者,他的解读更是入耳入心,是球迷们最好的安慰剂。

2008年的欧洲杯,法国队输给了意大利队。

贺炜说:

“对法国的队员来说,苏黎世的这个雨夜是让人伤心的,就像193年以前在比利时的滑铁卢镇,拿破仑所面对的那个伤心的雨夜一样,这个时候我想起了法国文豪福楼拜的一句话,

‘我们在人的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和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的欲望,并且勇敢地迈向这种挑战的那一天。’

我们拿这句话和失败的、回家的法国队队员们共勉,我们送别法国,我们祝贺意大利。”

法国人如果听了这段解说,也一定会潸然泪下。

02

最好的解说词,往往不只需要足球竞技的相关知识,更需要对世界各国历史的“理解”与“懂得”。

正如同奥林匹斯山上熊熊燃烧的圣火,不仅仅是为了让组织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为了让世人忘记仇恨与隔阂,张开双臂去了解彼此的文化与志趣。

优秀的解说员,必然是一位心胸开阔的诗人。

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解说词真正触动每个人的心灵。贺炜做到了!

2014年世界杯,德国大败阿根廷。贺炜解说道:

“里约热内卢科尔科瓦杜山上的基督雕像,它就像是在拥抱太阳,又像是在太阳的光辉之下给世人带来救赎。

就如同那一首著名的阿根廷作曲家所谱写的探戈舞曲《一步之遥》一样,呼吸甚至都触摸到了奖杯,但是就差一步。

探戈舞曲当中与生俱来的悲情气质与阿根廷队的气质真是有些暗合,挥之不去就像宿命一样,不过阿根廷人永无休止地朝着心中所爱前进,不断地自我革新,依旧接近自己的目标,这本身就很让人着迷不是吗?”

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足球诗人”,是怎样炼成的?

贺炜出生于1980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人。

他从小喜欢看书,也喜欢踢足球。大人们对小孩子的头等要求是好好学习,至于踢球则被不少老师视为“不务正业”。

和老师“打游击战”,想方设法踢球,成为了贺炜童年中的一大乐趣。

除此之外,刨根问底也是他从小就有的习惯。贺炜曾经回忆:“当要做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会是那一个默默地去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想好的人。”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那时候的贺炜并没有想过,自己会从事足球解说员这一行业。能真正把兴趣和职业结合起来的人,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幸运儿。

然而,《挑战主持人》节目,给了贺炜一个“天赐良机”。

他当时只有21岁,参加这档央视举办的节目只不过是凭着一股子热情,完全没有经验,所以节目本身并没有给他什么成长机会。但是“世事洞明皆学问”,节目作为一个平台,让他结识到了不一样的人。

在这里,贺炜认识了刘建宏、黄健翔等人。他们对这个湖北小伙子的印象都很好。

而这些人,不仅让贺炜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还成为了他未来的伯乐。

不久之后,贺炜大学生涯即将结束,他也和千千万万毕业生一样面临着就业问题。他想到了自己一直热爱的足球事业,也想到了自己认识的“贵人”。

他勇敢地推销了自己一把:“刘老师好,你看,我快毕业了……”

电话那头的刘建宏爽快地回应:来吧,来我们这里实习吧!

03

22岁那年,贺炜正式进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

这些年,他的金句,给了我们太多惊喜。

犹记得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贺炜一举摘得“足球诗人”的桂冠。

那一年,德国大战英格兰,英格兰战败。贺炜像诗人一样解说:

“英格兰和德国永恒的对抗在世界杯历史上继续延续下去,历史的篇章这一段已经写完。

我们想想吧,此时此刻在柏林、在慕尼黑、在汉堡、在科隆大教堂,肯定有无数的德国球迷为之欢欣鼓舞。

而在伦敦、在利物浦、在曼彻斯特、在泰晤士河边的小酒馆,肯定有无数的英格兰球迷为之黯然神伤。

不过,让我内心感到无比欣慰的是,在生命如此有意义的时间节点,在今天晚上,电视机前的亿万球迷们能够一起来经历,共同分享。”

听着这样的解说词,有一种俯瞰世界的画面感。

足球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联结了太多人的悲欢,也展现着人类力与美的化境,像宗教一样具有神圣感和仪式感。

英格兰与德国的足球对抗,竟也充满了诗意的美感。我们仿佛能看得到德国球迷欢呼雀跃的面孔,也能感受到英格兰球迷彻骨的哀伤。

欧洲的小酒馆里,那些陌生异国球迷的情绪,我们居然能感同身受。足球让粉丝们超越了肤色和国籍的不同,一起为心仪的球队大呼加油。

正如贺炜所说:“足球就是如此,一方的欢喜衬托着另一方的忧伤,人类的极端情感,在这一刻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释放,这就是足球,这也就是我们如此深爱着足球这项运动的原因!”

都说每个人都在渐渐成为“孤岛”,但是这种诗意的共鸣让我们紧紧连结在一起。

“足球诗人”为何能够赢得经久不绝的喝彩?

乃是因为,他的诗意,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04

我们是如此需要诗意,却又如此缺少诗意。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应当诗意地栖居。”

但是,能做到诗意栖居于大地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因为“诗意”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知识储备,第二是精神自由。

互联网上有人感慨道“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卧槽走天下”,正是因为缺少了知识,无法准确地感受和表达出生活中的诗意与禅意、欢欣与悲怆。

历史、文学、哲学……这些人类智慧的产物,是最高级的情感来源。

这些知识都需要我们如饥似渴去捕获。然而,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犯下的一个错误是:把信息当成了知识。

信息铺天盖地、唾手可得,而知识却需要时间的内化。

人们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吸收了堆积如山的碎片化信息,但却极少真正去静下心接收新的知识。

每个人都沉醉在信息舒适区里,不愿意花苦功夫去研究前人遗留下的思想。

比起浩瀚繁杂的史书,短视频里的小故事明显更受欢迎;比起令人望而生畏的尼采和康德,心灵鸡汤更顺滑适口。我们渐渐失去了高级表达的能力。

精神自由,则比知识储备更加稀缺。

在人权已经得到基本保障的现代社会,没有奴隶主或者企业家可以挥舞皮鞭强迫我们去劳动,然而我们却陷入了“自我剥削”的困境。

为了赚到更多钱,为了获得更多的赞许,我们比当年的包身工都拼命,通过剥夺自己的时间和闲适去创造“业绩”。

一方面是知识匮乏造成的无知状态,一方面是自我剥削导致的疲于奔命,我们的生活又怎会充满诗意?

观看一场球赛,已经成为许多人疲惫生活里难得的消遣。

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够伴随《一步之遥》起舞,知晓“诸神的黄昏”,对王尔德侃侃而谈,熟悉我们国家的掌故。或者,至少我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诗意。

正如贺炜在微博简介里所写: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